怎樣勸說孩子不要玩手機(如何勸說孩子不要玩手機)
uv2025-07-05 07:49
T
【特】 ①幼獸,胡瞻爾庭有懸特兮。②僅,隻,隻不過。例1、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。 例2、是非真能好古也,特與庸俗人同好而已。(2007安徽卷,這不是真能愛好古物,隻不過與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罷了。)例3、特以其舊物而尤惜之。(2005湖南卷,隻因為它是舊有的東西而特別珍惜它。)
【田】①打獵。通“畋”,如:宣子田於首山。 ②耕種。故秦苑囿園池,令民得田之。③田田
【忝】①有愧於,辱。特恐嶺外,而天子之恩不及報,以忝其父祖耳。(2007湖南卷,他隻擔心在嶺外,而來不及報答天子的恩德,而有愧於父親和祖先罷了。)②
【聽】①請求。啟聽淮北取糴。(1999全國卷,(蘇瓊)上表請求到淮北去糴糧。) ②辦理。而今之為吏者不然,簿書聽斷而已矣。(2010湖北卷,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,隻是處理公文、辦理政務罷了。) ③準許。諸將爭欲攻之,漢不聽,曰:“使鬲反者,皆守長罪也。敢輕冒進兵者斬!”(2008江蘇卷,諸位將領爭著要攻打它,吳漢不準許,說:“使鬲縣百姓造反,都是地方長官的罪過。有敢輕言進兵的人,殺!”)
【圖】謀劃,籌劃,考慮。若有離違,宜別圖之,以濟大事。
【徒】被罰服勞役的人。徒流及,具有等差。(97全國卷,服勞役、流放直到刑,都有等級次第。“徒”指被罰服勞役的人,“流”指古代的一種刑罰--流放,按罪行情節輕重還有等次差別。 “等”,等級,“差”,讀c䫯別等級次第。)
【脫】如果。脫獲回耗,雖必謝。
【通】①勾結。地多盜,察豪民通盜者,把其罪而任之。(《明吏》,長沙當地盜匪很多,(蔡道憲)查明勾結盜匪的土豪,掌握了他們的罪行暫時放任他們。)
②交往,來往。例1、不妄通賓客,凡所交結,必一時名士。
例2、嚐有所薦,其人來謝,安世大恨,以為舉賢達能,豈有私謝邪?絕勿複為通。(山東濰坊市2010年高考一模,曾經有所推薦,那人來道謝,安世非常遺憾,認為推薦賢良,介紹有才能的人,哪裏有私人感謝的道理?於是跟這個人斷絕了關係,不再跟他來住。)
【痛】深深。奴以米易酒,醉臥於路……及覺,痛咎謝。(2005江蘇卷,仆人拿米換了酒喝,醉倒在路上。……等到仆人醒了,深深自責謝罪。)
W
【完】①繳納。又其甚,有鬻妻、鬻子女耳。如是而後賦可完,賦完而民之者十七八矣!(2007江西卷,又甚至賣妻、賣子女了。到了這個樣子,然後賦稅都可以繳納了,賦稅繳納了而老百姓也了十分之七、十分之八了啊!)
【罔】 ①網,張網捕捉。例1、作結繩而為罔罟……罘罔彌山。例2、罔羅,同網羅。
②欺騙,蒙蔽;毀謗,陷害。欺君罔上(欺騙君上);罔民(陷害或欺騙百姓);罔主(欺騙君主);罔辟(欺騙君主);罔冒(欺騙冒充);罔惑(欺騙蠱惑);罔瀆(欺枉輕慢);罔人(欺騙、欺詐他人);罔己(受人欺騙陷害)。罔利(漁利);罔貪(奸詐貪婪)。
③迷惑,失意。例1、學而不思則罔。例2、罔然若酲,朝罷夕倦。例3、罔然流涕。(即惘然,失意的樣子,心中若有所失的樣子。)
④表示禁止或勸阻,不要。例1、罔失法度。例2、罔違道以幹百姓之譽。(不要違背正義來求取百官的好名聲。)
⑤無,沒有。例1、李由此以武名,遨遊南北,罔有其對。(2005湖北卷,李超從此憑武技聞名,走遍南北,沒有他的對手。) 例2、士也罔極,二三其德。例3、罔不因勢象形。(明ⷠ魏學洢《核舟記》) 罔伏(無所藏匿);罔莫(無不)。
⑥不,不能。家人瞷見者,悉駭愕,罔測所指。(2006江西卷,家中窺見(這種情形)的人,都詫異驚愕,不能猜測我的意圖在哪裏。) 罔顧(不顧);罔已(不盡);罔既(不盡);罔效(不能報效);罔措(不知所措,無所適從);罔替(不更換,不廢除);罔恤民隱(不管百姓的隱憂)。
⑦白白地。罔生,苟活。罔,白白地。
【妄】 ①隨便,隨意,胡亂。妄自菲薄。 ②荒誕,不實。病痛恐懼,妄見之也。
【望】①怨恨,埋怨,責怪。敢用是為怨望。②敬仰。萬民所望。③比較。以人望人。④農曆每月十五日。
【微】①不。微獨,不但,非但。 ②無,沒有。微斯人,吾誰與歸? ③如果沒有。微護軍,吾弗聞斯言也。(昆明三中2010屆高三第七次月考,如果沒有護軍,我聽不到這樣的話。) ④隱蔽,不顯露。從數騎出,微行入古寺。 ⑤悄悄地,暗暗地。故久立與其客語,微察公子。 ⑥隱約。微問有鼠作作索索。《口技》 微辭,隱晦的批評或委婉的批評。 ⑦深奧。微言大義。 ⑧地位低。人微言輕。 ⑨小。微風鼓浪,水石相搏。《石鍾山記》 ⑩衰微,衰敗。天下分裂,而唐勢固以微矣。其餘略。
【危】①高。危乎高哉,蜀道之難,難於上青天。 ②正。正襟危坐。
【偽】假稱。濟乃密白刺史,偽得喜書,雲步騎四萬已到雩婁。(雲南省昆明三中2010屆高三第七次月考,蔣濟於是秘密稟報刺史,假稱得到了張喜的書信,說步兵騎兵四萬人已到雩婁。)
【委】①委托,托付,交給,擔任。例1、年長色衰,委身為賈人婦。
例2、百越之君,俯首係頸,委命下吏。
例3、寡人請奉齊國之粟米財貨,委之百姓,多寡輕重,惟夫子之令。(2006北京卷,我請求恭敬地拿齊國的粟米財物交給百姓,拿多拿少,隻聽您的吩咐。)
例4、委身偏方,特霸者之臣爾。(2010湖南卷,寄身於偏遠的地方,隻不過是稱霸的人的臣子罷了)
②獻給,送給。惠王患之,乃令張儀佯去秦,厚幣委質事楚。(《史記》)
③拋棄,舍棄,丟棄。例1、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(《孟子》) 例2、若一旦委之,恐後患益前,悔將無及矣。(如果有一天丟棄了這兩個地方,恐怕以後的禍患比以前更嚴重,到時後悔也來不及了。)例3、委屍填滿溝壑。(2010北京卷,丟棄的屍體填滿了溝壑。)
④確實,實在。常“委實”連用。
⑤散落,卸落,掉落。如土委地。
⑥曲折。河道委曲,音樂委曲
⑦棄之不顧,任隨。何不委心任去留。
⑧無精打采,不振作。
⑨讓。忌甫以白衣超用,謀先委之當敵。(2010年山東卷,(朝廷裏的權貴們)妒忌申甫本來是個百姓,卻得到越級任用,就出主意讓他先出頭去抵擋敵人。)
【韙】是,對,正確。冒天之大不韙。 罔有不韙。
【畏】①敬服。例1、又念昔日定國遇餘於彭城,留十日,往返作詩幾百餘篇,餘苦其多,畏其敏,而服其工也。(2007湖南卷,我又考慮到先前定國到彭城來拜訪我,住了十天,來回往返中寫了幾百首詩,我苦惱他的詩作多,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,佩服他詩作的精巧啊。)
例2、邦域之內,鹹畏而愛之。(《三國誌ⷨ븨亮傳》邦域,國家的疆域。)
例3、善政民畏之,善教民愛之。(《孟子ⷧ》)
②敬畏。後生可畏。
【謂】①認為。禦史大夫猝遽不能詳知,以得譴讓;而吉見謂憂邊思職,馭吏力也。(2005全國Ⅲ卷,禦史大夫倉促間不能知道詳情,因而受到責備;而丙吉被認為能為邊務與職守憂慮,是車夫的功勞。“猝遽”,倉促;“以”,因而;“讓”,責備;“見謂”,被認為;思,憂慮;“馭吏力也”,判斷句。)②
【聞】顯著,顯揚。季布名所以益聞者,曹丘揚之也。()
【烏】哪裏,怎麽。例1、且彼異類也,防之苟至,烏能為人害?(2006浙江卷,它們是異類,防範它們如果很周到,怎麽會成為人類的敵害?) 例2、靖節不得而言之,公烏得而言之哉?(2008上海春招,陶淵明沒能夠說出其中“悠然”的含義,澱山公哪裏能夠說出它呢?)
【無】無論。生亦善交,無貴賤,皆傾身與相接。(2010浙江高考模擬試卷(十八),南宮生也喜愛跟人結交,無論貴賤,都彎著身子恭敬地跟他們交往。)
【務】①致力於,從事。內立法度,務耕織,修守戰之具。
②力求,追求。例1、貪多務多,細大不捐。
例2、(韓)休直方不務進趨。(2008天津卷,韓休做人正直,不追求功名利祿。但考題中把“務”解釋為“致力於”,且是正確項,以此看來①②是一樣的。)
③一定,務必。為國之要,在於刑法,法急則人殘,法寬則失罪,務令折中,稱朕意焉。(2005江西卷,治國的關鍵在於刑律,刑律嚴酷,百姓就會受到傷害,刑律寬疏,就控製不住犯罪,一定要使(它)寬嚴適度,才合乎我的心意啊。采分點:“要”,關鍵;“急”,嚴酷;“殘”,傷害;“折中”,寬嚴適度;“稱”,合乎。)
③事情,事業。
【悟】①醒悟,明白。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。②察覺。氣變悟時易,不眠知夕永。
【物】人,別人,眾人。例1、先生豈有誌於濟物哉?例2、人誰又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?例3、尤物。例4、者恨於下,生者愁於上,怨氣感動陰陽,因之以饑饉,物故流離以十萬數,臣甚湣焉。(2011湖北卷, 修墓去的在地下怨恨,活著的在地上愁怨,他們的怨恨之氣感動了天地,於是天地降下饑荒,去和背井離鄉的人要用十萬來計算,我很是為他們傷心啊。)
X
【息】①停止。 ②子女,子息。晚有兒息。 ③增長。消息盈虛,終則有始。④繁殖,繁育。
【檄】①名詞,征召、聲討的文書。吾以羽檄征天下兵。(《漢書》羽檄,檄文上插上雞毛,表示事急。) ②動詞,下令。既而他盜入順昌,部使都(路政司)檄剛撫定,剛遣長子遲喻賊。(2008全國卷,不久,其他盜賊進入順昌,路政司下令廖剛安撫平定。廖剛派大兒子廖遲規勸(或開導)盜賊。)
練習:吳三桂犯湖南,師方攻嶽州,檄成龍造浮橋濟師,甫成,山水發,橋圮,坐奪官。(朝廷下公文命令於成龍修造浮橋渡過軍隊,浮橋剛修造好,山洪暴發,浮橋被衝塌了,於成龍獲罪被免除了官職。賦分點:檄、甫、圮、坐)
【徙】 ①遷移,轉移。例1、非則徙爾。例2、今漂淪憔悴,轉徙於江湖間。②調動官職。 衡不慕當世,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。③變化,改變。時已徙矣,而法不徙。④流放。皆以罪過徙補邊屯。
【餼】基本字義①古代祭祀或饋贈用的活牲畜。②贈送的糧食或飼料。③贈送食物。
吾子淹久於敝邑,唯是脯資餼牽竭矣。
【隙】隔閡,嫌怨。是歲,鎮州大旱、蝗,重榮聚饑民數萬,驅以向鄴,聲言入覲。高祖遣杜重威逆之,兵已交,其將趙彥之與重榮有隙,臨陣卷旗以奔晉軍。(2007全國2卷,這年,鎮州大旱,又逢蝗災,安重榮聚集幾萬饑民,驅趕著奔向鄴地,聲言攻入朝廷。晉高祖派杜重威迎擊他,戰鬥已經開始了,安重榮的部將趙彥之與他有嫌怨,臨陣脫逃,卷著旗子而奔向晉軍。)
【黠】狡猾。裏胥猾黠,假此科斂丁口。
【狎】①親近,親熱。賢者,狎而敬之,畏而愛之。(《禮記》)②親近而不莊重。稍近,益狎,蕩倚衝冒。(《黔之驢》)③嬉戲,遊戲。鵲聲喧日出,鷗狎波平。④輕視。輕霜露而狎風雨。(其餘義項略。)
【下】①發布,下發。雖然,非仗明君躬節損之政,下寬恤之詔,即欲有司不為駝醫,不殺人,可得哉?(2007江西卷,雖然這個樣子,還是是要仰賴嚴格的君王,親自實踐節儉的政策,發布(或頒布)寬容體恤老百姓的詔令,即使想要官吏不做“駝醫”,不殺人,可能做到嗎?)
②投進,投到。例1、其軍帥怒賁不先白己而專獻金,下賁獄。世祖聞之,大怒,執帥將殺之。(2007四川卷,他所在軍隊的軍帥恨賀賁不先報告自己而一個人獻金,把賀賁投入監獄。世祖聽說這事,十分憤怒,逮捕軍帥要殺他。)例2、餌鉤而下之。(2006上海卷,把釣鉤裝上魚餌投到水裏。)
③攻克,攻下。魏崔亮攻硤石未下。
④去,到……去。例1、於是使李斯下韓。例2、便下襄陽向洛陽。
⑤服從。任氣好鬥,諸為裏俠者皆下之。(2007福建卷,他意氣用事好打架,那些在鄉裏充當好漢的人都服從他。)
⑥順流而下。晦喜,不設備,悉精銳蔽江下。(2007廣東卷,謝晦高興,不再設置防備,全部精銳部隊遍布江麵,順流而下。)
⑦移交,交給。
⑧
【鹹】全都。鹹來問訊。
【銜】짂쥚,引申為嘴含著。外有八龍,首銜銅丸。(《後漢書張衡傳》)“銜觴”指飲酒。銜觴賦詩以樂其誌。(《五柳先生傳》)
‚包含,含有。銜遠山,吞長江。(《嶽陽樓記》)
③懷著,內心懷有。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,乃能銜哀致誠。
④引申為“恨、懷恨、痛恨、憎恨”。例1、上將立章獻後,迪屢上疏諫,以章獻起於寒微,不可母天下,章獻深銜之。(2009廣東卷,皇上將立章獻為皇後,李迪屢次上疏勸諫,因為章獻出身寒微,不可母儀天下,章獻深深地痛恨他。) 例2、會高拱掌吏部,素銜瑞。
【庠】古代校的名稱。
【鄉】①行政區域單位。②地方。自吾氏三世居是鄉,積於今六十歲矣。③通“向”。意思有二:1)朝向,對著。侯生果北向自剄。2)從前,過去。行軍用兵之道,非及鄉時之士也。
【饗】享受。此金者,聖主所以惠養老臣也,故樂與鄉黨宗族共饗其賜。(2004全國I卷,這些金錢,是聖明的君主賜給我養老的,所以很樂意與宗族同鄉共同享受他的恩賜。)
【向】①接近,將近。俄頃風定雲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。②剛才。向察眾人之意,專欲誤將軍。③假使,假如。常與“使”連用。④先前,從前。語迪曰:“卿向不欲吾欲國事,殆過矣。”(2009廣東卷,(章獻太後)告訴李迪說:“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,(從現在看)大概是你錯了!”)
【肖】①像,相似。 ②“不肖”連用,指不賢,無才。
【偕】一起,共同。與子偕行。
【脅】抑製,屏住。例1、捫參曆井仰脅息,以手撫膺坐長歎。例2、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,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,脅息然後帶。(2008天津卷,從前楚靈王喜歡細腰之人,所以靈王的臣下就吃一頓飯來節食,收著氣然後才係上腰帶)
【謝】由“告訴,詢問”引申為“安撫”。 乃移檄告郡,使收守長,而使人謝城中。(2008江蘇卷,然後一麵下公文給郡府,命他們收捕肇事官吏,一麵派人入城安撫五姓。)
【新】剛剛。賊眾新集,其心不一,乘其未定,擊之必破。(2010北京卷,賊人雖多但他們是剛剛聚集在一起的,他們的內心並不一致,我們趁著他們還沒有安定下來,攻打他們一定可以打敗(他們)。)
【釁】①罪過。固之過釁。(《後漢書ⷦ固傳》) ②災禍,禍端。近日之事,釁難將成,賴陛下英明速斷,故罪人斯戮。(2008全國Ⅱ卷,近日的事情,叛亂將要形成,憑借陛下英明果斷,所以罪人才被誅殺。)(另種解釋:近日的事,禍端將要釀成,幸虧陛下英明果斷,因而嚴懲了罪人。“釁難”是“禍端”的意思,“罪人斯戮”是賓語前置句式,正常語序應為“斯戮罪人”,譯為“嚴懲了罪人”。) ③塗,塗抹。
【刑】①用刀割刺,引申為“懲罰,處罰”。例1、及陷於罪,然後從而刑之,是罔民也。例2、,殺人如不能舉,刑人如恐不勝。
②殺,宰殺。例1、與下沛薛彤為友,因薛交檀道濟,三人者,誌義相台,刑牲盟生。(2007廣東卷,高進之和下沛的薛彤是朋友,通過薛彤又結交了檀道濟,三個人誌義相投,宰殺牲畜約定同生共。)
③法式,典範,榜樣。引申為“做榜樣”。刑於寡妻。
④征討,討伐。刑殄,征討,消滅。
練習:刑元惡而釋餘人,蜀民大悅。(刑:處罰、懲治。元惡,首惡。)
【形】①容貌。形貌昳麗。形容枯槁。②對比。相形見絀。
【休】善。臣門侄不休,從長孫是故左將軍嗣息,少資常猥,猶冀晚進。
【秀】①植物吐穗開花。秀而水實者有矣。 ②高出。木秀於林,風必摧之。③繁茂,茂盛。野芳發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。④美好,秀麗。
【凶】①收成不好,歉收,年景不好。郡中不產糧食,而海裏出產珠寶,同交阯接界,常常互相通商,購買糧食。(2004全國卷Ⅲ)
【胥】①全,都。然盤庚之遷,胥怨者民也。②小官吏。
【蓄】①收藏。見可喜者雖時複蓄之,然為人取去,亦不複惜也。(2009浙江卷,看見喜歡的書畫雖然也想再收藏它,然而被人取走了,也不再感到可惜。) ②
【恤】①憂慮,擔憂。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,同俗自媚於眾為善。②體恤,愛惜,顧念。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。③救濟,救助,周濟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裏之旱,國胡以相恤。
練習:欣敬逾甚,寒則與同衾,食則與同器,或解衣推被以恤之。((孫晷)高興敬重有加,天氣寒冷就(與他們)同床而臥,吃飯時也(與他們)同吃一鍋,有時脫下衣服贈送被子來救濟他們。賦分點:“恤”,顧念,體恤,引申為周濟,救濟;“與”後省略了“之”。)
【緒】①絲的頭。②遺留的,殘留的。欸秋冬之緒風。
【旋】①剛剛,隨即,立即。例1、旋見雞伸頸擺撲。
例2、因思餘於書,誠不異伶於酒,正恐旋誓且旋畔。(2006江西卷,於是想到我對書(的癡迷),確實同劉伶對酒沒有差別,正擔心剛發誓隨即就要違背。)
②不久。汝殺我,天兵繼至,汝禍不旋踵矣。(2010全國Ⅰ卷,你殺了我,朝廷大軍就將到來,你的禍患不久就要接踵到來。)
③回轉,轉動,回旋。例1、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麵目。例2、香氣環旋,入於宮中。(《柳毅傳》)
④回來,返回。
⑤繞著,圍繞。令之曰:“建爾旗幟,旋山徐行。”(2005重慶卷,命令他們說:“豎起你們的旗幟,圍繞著山慢慢地走。”)
【縣】通“懸”。胡瞻爾庭有縣特兮。
【尋】①不久,隨即。欣然規往,未果,尋病終。②推求,推究。尋君去就之際,非有他故。③古代的長度單位。
【旬】①十天。駕而宿於朝房,尋乃還第。②十年。七旬。 ③周、整。旬歲,旬月。
【洵】誠然,確實。並請文人曆敘其事,洵奇男子也。(2011廣東卷,(羅提督)還(或並且)邀請(或延聘)文人(或讀書人)詳細地(或清晰地)記載他(做賊)的事情,(這種胸襟),確實是個非凡(或異乎尋常/奇特/奇異)的男子漢啊。)(3分。曆、洵、“洵奇男子也”句式,各1分)《詩ⷩ𖩢肷靜女》:“洵美且異。”
【徇】①攻占土地。例1、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。
②巡行。行人振木鐸徇於路。
③帶兵巡行占領的地方。籍為裨將,徇下縣。
④示眾。例1、麾眾擁豪民馬前,反接,徇諸市。
例2、車裂以徇,滅其宗族。(《史記》)
例3、裨將盧淵凶猾不受命,斬以徇師,軍中肅然。(2006江蘇卷,裨將盧淵凶狠狡猾不聽從命令,董愧將他在軍中斬首示眾,於是軍中整肅,沒有人再敢胡作非為了。)
⑤曲從,順從。國人弗徇。 (2010新課標卷已考)
Y
【雅】①平素,向來。安帝雅聞衡善術學,公車特征拜郎中。 ②交往,交情。無一日之雅。③高尚,不俗,美好。雅望。④正,正確的。察納雅言。⑤很,甚。雅善鼓琴。
【淹】滯留,遲疑。例1、船容與而不進兮,淹回水而凝滯。 例2、吾子久淹於敝邑。
【延】①引進,迎接。秦人開關延敵,九國之師,逡巡不敢進。
②請,邀請,召請。例1、有茅屋十數家,遂造焉。一叟可七十餘歲,素發如雪,被兩肩,容色腴澤,類飲酒者。延餘兩人坐。(2009安徽卷,近處有十幾間茅舍,於是前去拜訪。一位約有七十多歲的老者,長長的頭發像雪一樣白,披落在雙肩,麵容紅潤光澤,好像是會飲酒的人。老者邀請我們兩人坐下。)
例2、昔有醫人,自媒能治背駝,曰:“如弓者,如蝦者,如曲環者,延吾治,可朝治而夕如矢。” (2007江西卷,從前有個醫生,他自我宣傳說會醫駝背,說:“駝背的像弓一樣的人,駝背的像蝦一樣的人,駝背的像曲環一樣的人,請我去醫,我保證早上醫,晚上直的像箭一樣。”)
例3、.鄧愈鎮江西,數延見。(2011全國大綱卷,鄧愈鎮撫江西,多次召請他來相見。)
③延長,伸長,延續。例1、延頸。伸長脖子。例2、延譽,傳揚名聲。例3、延及孝文王。
【奄】①覆蓋,完全。今操得荊州,奄有其地。②突然,忽然。狼奄至。③奄奄,氣息微弱的樣子。③昏暗。奄奄黃昏後,寂寂人定初。
【厭】①吃飽。②滿足。貪得無厭。
【晏】①天晴,明朗。於是天清日晏。
②晚,遲。例1、今旦與賢相語,不知日之晏也。 例2、俱以遊倦晏起,不得一字。((大家)都因為遊玩疲倦很晚才起床,沒有寫出一個字。)晏駕(帝王的委婉說法)
③ 平靜。河清海晏。
④和悅、安逸。晏然自得。
⑤晏晏,和悅的樣子。總角(童年)之宴(安樂,快樂),言笑晏晏。(《詩經ⷦ𐓣)
【宴】①安閑,靜。例1、龍湫宴坐雨蒙蒙。 例2、(唐)太宗常閑居與 圭宴語(閑聊)。 ②安樂,快樂。③以酒食款待賓客。
【燕】①安閑,安樂。燕居(閑居,賦閑在家),燕樂(安樂)。②宴飲,以酒食待客。燕飲,同“宴飲”。 與胡杲……李文爽燕集,皆高年不仕。(2008浙江卷,與胡杲……李文爽等人宴飲集會。這些人都是年紀大卻不肯做官的人。)
【驗】①證據,憑證。安到郡,不入府,先往按獄,理其無明驗者,條上出之。(2010高考題)②審問,訊問。斥止驗問得實,立縛送大帥斬以徇,由是兵衛肅然莫敢犯。(2011重慶卷,(江皋)嗬斥他們停下來,審問得到實情,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裏斬首示眾,從此駐軍紀律嚴明,沒有誰敢危害百姓了。)③效果。④驗治,考問。
【陽】①山的南麵,水的北麵。②假裝。將軍仆殺人,按察使置酒為請,陽諾之,退而正其罪。(將軍的仆人殺了人,按察使擺下酒宴為其求情,(張瑾)假裝答應,回來後(照樣)依法治他的罪。賦分點:為請,為其求情;陽,假裝,表麵上;正,治罪。各1分,共3分。補出“陽”字前的主語“張瑾”1分,句意1分。共5分)
【佯】假裝,裝作。惠王患之,乃令張儀佯去秦。
【恙】①疾病。
②擔憂,憂愁。例1、歲亦無恙耶?民亦無恙耶?王亦無恙耶?(《戰國策》)例2、眾遙見旗幟,識其父兄子弟鹹在,喜曰:“噫!我固無恙,是宋都督誑我也,幾為所誤。(2010北京卷,眾多將士遠遠看見那些旗幟,知道父母、兄弟、孩子都還活著,高興地說:“啊,我們本來沒有什麽值得擔憂的,是宋都督在欺騙我們,差一點被他誤導了。)
③憂患,災害,禍患。
【要】①腰,腰部。昔者楚屢王好士細要,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,脅息然後帶,扶牆然後起,比期年,朝有黧黑之色。(2008天津卷,《墨子 兼愛》從前楚靈王喜歡細腰之人,所以靈王的臣下就吃一頓飯來節食,收著氣然後才係上腰帶,扶著牆然後才站得起來。等到一年,朝廷之臣都(饑瘦得)麵有深黑之色。)
②半路或中途攔截。豪民子聞難,鳩宗族僮奴百許人,欲要篡以歸。(《書博雞者事》)
③邀請,約請。例1、張良出,要項伯。(《鴻門宴》) 例2、便要還家,設酒殺雞作食。
④相約,約定。雖與府吏要,渠會永無緣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
⑤迎候,迎接。陰資裝,百餘裏要之。(2000全國卷,暗中準備盤纏,在百餘裏外的路上迎候他。)
⑥求取,謀取,獲取。例1、仁者不違義以要功。(《後漢書》) 例2、百裏奚以販牛要穆公。(《鹽鐵論》)例3、又年少喜勝,思欲敗之,以要一日之名。(2005湖北卷,加以年輕好勝,故一心想打敗尼姑,以獲取一時的名聲。)
⑦要挾,威脅。章邯因以三軍之眾要市於外。(賈誼《過秦論》要市,指要挾求封。)
⑧關鍵。例1、《詩》《書》所述,要在安民,富而教之。(2006安徽卷,按照《詩》、《書》的記述,關鍵是在讓老百姓安樂,老百姓富有了後就可以進行教化。)
例2、為國之要,在於刑法,法急則人殘,法寬則失罪,務令折中,稱朕意焉。(2005江西卷,治國的關鍵在於刑律,刑律嚴酷,百姓就會受到傷害,刑律寬疏,就控製不住犯罪,一定要使(它)寬嚴適度,才合乎我的心意啊。采分點:“要”,關鍵;“急”,嚴酷;“殘”,傷害;“折中”,寬嚴適度;“稱”,合乎。)
【邀】①迎候,半路攔截。例1、帝欲要討之,朝議多以為不可。例2、有海童邀路。②求取,希望得到。邀取功名。
【謁】①報告,告訴,陳述。同“報、白、謝”等。父利其然也,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。 ②拜見,進見。生以鄉人子謁餘。 ③請,請求。微太子言,臣願得謁之。(《荊軻刺秦王》)
【一】①副詞,全,都。將士恃功驕慢者,一以法繩之。(湖南衡陽2010兩校聯考,倚仗功勞驕橫傲慢的將士,全部用法律懲治他們。)②才,剛剛。初一交戰,操軍不利,引次江北。③一旦。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,如姬必許諾。④一何,多麽。
⑤複音詞“一切”。1)權宜,臨時。得一切便宜從事。 2)一律,一概。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? 3)所有的。
【夷】①平,平坦。夫夷以近,則遊者眾。②鏟平,除滅。今操芟夷大難,略以平矣。③和悅。言和而色夷。
【宜】①合適,適宜。淡妝濃抹總相宜。 ②當然,怪不得。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。③應當,應該。④大概,恐怕。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,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。
【貽】①贈送,送給。作《師說》以貽之。 ②遺留,留給。始害無窮。
【遺】①送,送給。例1、使人遺趙王書,願以十五城請易璧。
例2、又為書以遺朝廷大臣、四方藩鎮,皆以契丹可取為言。(2007全國2卷,又寫信送給朝廷大臣、四方藩鎮長官,都說契丹可以攻取。)
②饋送,贈送,給予。例1、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
例2、餘家有古硯,往年得之友人所遺者,受而置之,當一硯之用,不知其為古也。(2007安徽卷,我家有方古硯,是過去因友人的贈送所得到的,接受了後就一直放在那裏,當作一方(普通)的硯台使用著,不知道它是一方(珍貴)的古硯。)
例3、感之,遺其珍物,價直千餘匹。(2010浙江卷,法成感激,饋送胡叟珍貴物品,價值一千多匹絹。)
③舍棄。小學而大遺,吾未見其明也。
【藝】①種植。往往欲得而藝之。②限度,準則。貪欲無藝。
【抑】①或者,還是。例1、豈得之難而使之易與?抑本其成敗之跡,而皆自於人歟?
例2、為肥甘不足於口與?……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?
②卻,但,可是。 雖為天時,抑亦人謀也。
③難道,豈。抑王興甲兵,危士臣,構怨於諸侯,然後快於心與?
④而且。賣酒者匪唯長者,抑亦智士哉!(2009江西卷,賣酒者不僅是有德行的人,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!)
⑤或許,也許。語氣副詞。使吾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,抑吾妻之助也。(2010年江蘇卷,讓我不因為財富多少、地位高低而焦慮,這或許是妻子對我的幫助吧。)
【邑】①城鎮。城邑。②國家。常“敝邑”連用。吾子久淹於敝邑。③封地。夫今樊將軍,秦王購之金千斤,邑萬家。④縣。邑有成名者,操童子業。⑤邑人,同鄉。
【易】①交換。以其衣易一刀十餅,攜以入山。(2009湖北卷,(孟德)用他的衣服換了一把刀和十個餅,攜帶(這些東西)進入山中。)
②改變,變更。例1、世易時移,變法宜矣。 例2、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誌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(《五人墓碑記》) (此義項相當於“奪”。)
③輕視,輕慢。例1、守自負年德,易之。(2007福建卷,袁州的總管依仗自己年高有德,瞧不起這個姓臧的。) 例2、高祖為亭長,素易諸吏。(《史記》)
④治,整治。田肥以易則出食百倍。(《荀子》以,而且。)
⑤替代。上都留守闕,宰相擬廷臣以十數,皆不納,帝顧仁傑曰:“無以易卿者。”(2007四川卷,上都留守(職位)空缺,宰相擬定的朝臣要用十來計算,都不被(皇帝)采納,皇帝看著賀仁傑說:“沒有什麽人可以替代你了。”)
【詣】①往,到……去。例1、賈慶餘等以祈請使詣北。例2、乘傳詣長安。 ②前去拜訪,進見。由是先主逐詣亮,凡三往,乃見。
【益】①通“溢”。澭水暴益。 ②更加,越發。不治將益深。 ③漸漸,逐漸。例1、益習其聲。 例2、武益愈,單於使使曉武。(《漢書ⷨ武傳》) 例3、始皇帝益壯。④增加。例1、若勤之,則畝益三鬥,不勤則畝損三鬥。(2010浙江高考模擬試卷(20),如果辛勤耕地一畝就多收三鬥,不辛勤每畝就少收三鬥。)例2、賢而多財,則損其誌;愚而多財,則益其過。(2004全國I卷,有才德的人如果錢財多,就會削弱他的誌向;愚笨的人如果錢財多,就會增多他的過失。)
【逸】①逃跑,奔跑。鳥起馬驚,疾逸道左。 ②放縱,放蕩。而陵媚樂逸,為婢仆所惑,日以厭薄。
【懿】①美,美好。宇文新州之懿範。②深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國土部2011年收入與支出總預算超67億元
金磚國家合作機製建立反映新興經濟體崛起
CPI預計將達峰值 央行可能三率齊動治通脹
一房一價政策麵臨執行縮水
政協發言人公開回應兩會開銷:不會少 有專人管理